通风剖面图,剖面图应在平面图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反映系统全貌的部位垂直剖切后绘制。断面的剖切符号用剖切位置线和编号表示。管道不宜用单线绘制,并注明管道、设备标高。常采用绘图比例为1:100。
通风系统图,系统图是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宜采用与相应的平面图一致的比例,按正等轴测或正面斜二测按投影规则绘制。管道系统图的基本要素应与平、剖面图相对应。系统图可用单线绘制,图中的管线重叠、密集处,可采用断开画法,断开处宜以相同的小写拉丁字母表示,也可用细虚线连接。常采用绘图比例为1:100。
通风详图当详图表示某些设备或管道系统复杂连接点的详细构造及安装要求时,应在平、剖面图上标注索引符号。常采用绘图比例为1:20或1:50。需要指出的是:所表示的详图如果采用标准图集中的统一做法时可不必绘出,只需指出标准图号,供施工人员从标准图中查阅。现以一仪表车间的空调施工图举例介绍通风空调施工图的组成。
通风风管施工安装要求安装要求,按风管的中心线找出吊杆敷设位置,单吊杆在风管的中心线上,双吊杆可以按托盘的螺孔间距或风管的中心线对称安装。吊杆根据吊件形式,可以焊在吊件上,也可挂在吊件上,焊接后应涂防锈漆。当风管较长需要安装一排支架时,可先把两端安好,然后以两端的支架为基准,用拉找出中间支架的标高进行安装。立管管卡安装时,应先把上面的一个管件固定好,再用线锤在中心处吊线,下面的管卡即可按线进行固定。风管支吊架间距如无设计要求时,对不保温风管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对于保温风管的支、吊架间距无设计要求时,按下表间距要求值乘以0.85。螺旋风管的支、吊架间距可以适当增加。
风管安装就位,根据现场情况,可以在地面连成一片的长度,用吊装的方法就位,也可以把风管一节一节地放在支架上,逐节连接。一般顺序是先干管,后支管。立管的安装一般是由下向上安装。安装就位后进行找平,找正,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
风管安装应注意的问题:风管采用无法兰连接时,接口处应严密、牢固。矩形风管四角有定位及密封揩施。风管连接两平面应平直,不得错位及扭曲。安装在支架上的圆形风管应设托座。风管穿出屋面外应设置防雨罩。输送易产生冷凝水的风管,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安装。风管底部不能有纵向接缝,如有接缝应用密封处理。钢板风管与砖、混凝土风道的插接应顺应气流方向,风管与风道结合面进行密封处理。保温风管的支、吊架宜设在保温层外部,并不得损坏保温层。送风管和与总管采用垂直插接时,接口处应设置导风调节装置。
风管的严密性检验,风管安装完毕后,应按系统压力等级进行严密性检验,漏风量应符合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中的要求,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应符合GB50243规范附录A漏光法检测和漏风量测试的规定。低压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宜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抽检不少于一个系统。在加工工艺及漏光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中压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应在严格的漏光检测合格条件下,对系统风管漏风量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抽检不少于一个系统。高压系统应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成品保护,安装完的风管要表面光滑洁净,室外风管应有防雨、防雪措施。风管伸入结构风道时,其末端应安装上钢板网,防止系统运行时,杂物进入金属风管内。金属风管与结构风道缝隙应封堵严密。风管穿越沉降缝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套管,套管与风管的间隙用填料(软质)封堵严密。运输和安装不锈钢,铝板风管时,应避免产生刮伤表面的现象,安装时,尽量减少与铁质物品接触。运输和安装阀件时,应避免由于碰撞而产生表面和叶片变形。露天堆放应有防雨、防雪措施。
在施工中配电箱应有安全配置及进行定期检查。各种机具应有良好的接地及绝缘保护。工班长应作好班前安全讲话,要有针对性。对高空作业人员讲。交底要清楚,要到具体的操作人员。对高空作业人员佩带安全带。在施工放线,支架安装,顶板打锚栓时,所用人字梯有拉绳,且有一人监护。监护人员既要自身安全,同时注意过往人员的安全。在使用冲击钻打孔时注意灰尘落入眼睛,使用可推移式平台操作,平台周围应有防晃措施,平台上部应有密闭网围护。操作人员的所用工具装入工具包或放在平台上不滑落。台下应有一人协助工作,台下人员及周围施工人员应提高警惕,并进行疏散。在楼梯等处搭设脚手架施工。同时,严禁相互抛掷施工工具。
在管道施工时,使用操作平台,架设应安排多人进行,下面严禁站立人员。在制作简易平台或吊装工具时,如果采用刚材焊接制作,应采用满焊、严禁点焊,焊接材料为材质相同或相近的,焊接完毕后由施工班长进行牢固性检查。
在吊装作业、设备就位作业中,对倒链等主要施工工具进行检查,在作业时施工班长负责现场的指挥工作。未尽事宜,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范、准则进行,并且严格按照项目部施工单位进场要求执行。
保温材料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C.下料要准确。切割面要平齐,在裁料时要使水平垂直面搭接处以短面两头顶在大梁上。D.涂胶厚度要均匀,不得堆积、流淌。E.保温材料铺覆粘接紧密,无空鼓,接缝紧密无。
施工工艺:闭孔橡塑海绵保温工艺流程,将风管表面擦拭干净,擦去表面的灰尘和积水并使其干燥。根据风管尺寸裁剪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下料时,要注意使其两个长边夹住短边,对正方形的风管要使其上下边夹住两个立边。裁剪闭孔橡塑海绵板时可以使用壁纸刀,刀片的长度要合适并使其保持锋利,裁割时用力要适度均匀,断面要平整。对门厅、展厅等重要的场所处的明露风管,为确保切割断面光洁美观,裁剪聚乙烯板时可使用手持砂轮切割机。在管外壁和闭孔橡塑海绵板上分别均匀刷上401胶,稍候片刻待其微干后将其粘合上。用橡胶锤轻打闭孔橡塑海绵板,尤其是风管四角处,使其与风管粘牢。对保温外观进行检查,如有不合适之处及时修补。
风管与法兰连接采用翻边时,翻边应平整、宽度应一致,且不应小于6mm,并不得有开裂与孔洞。翻边不得遮住连接螺孔(编者注)。
无法兰连接的接口应采用机械加工,其尺寸应正确、形状应规则、接口处应严密。无法兰矩形风管接口处的四角应有固定措施。采用C型及S型插条连接时,风管长边尺寸不得大于630mm.
当矩形风管边长≥630mm和保温风管边长≥800mm,且其管段长度>1200mm时,均应采取加固措施。对边长≤800mm的风管,宜采用楞筋、楞线的方法加固。当中压和高压风管的管段长度>1200mm时,应采用加固框的形式加固。高压风管的单咬口缝应有加固、补强措施。当风管的板材厚度≥2mm时,加固措施的范围可放宽。
按设计要求:注:螺旋风管的钢板厚度可适当减小。排烟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可按高压系统。特殊除尘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风管法兰材料规格应符合表10.3-1、表10.3-2的规定。法兰螺孔及铆钉间距,低压和中压系统风管应≤150mm,高压系统风管应≤100mm,矩形法兰的四角处应设螺孔。法兰螺孔应有互换性(编者注)。
不锈钢板风管和配件的制作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板材厚度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风阀的结构应牢固,调节应灵活,定位应准确、可靠,并应标明风阀的启闭方向及调节角度。且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编者注)。
柔性短管应用难燃材料制作。用于空气净化系统的柔性短管应采用内壁光滑,且不易产生尘埃的材料。柔性短管长度宜为150~250mm,其接缝处宜严密和牢固,且不宜作异径接管使用,其安装应保持与风管的同心度,不得扭曲,松紧适度,进口稍紧、出口略松(10mm)。穿过沉降缝处的柔性短管应适当加长。
检查门应启闭灵活,关闭严密;其与风管或空气处理室连接处应采取密封措施,不得渗漏。有人员进出的检查门,其尺寸不应小于600mm×400mm。
风管和空气处理室内,不得敷设电线、电缆以及输送有毒、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管道。
风管与配件可拆卸的接口及调节机构,不得装在墙和楼板内。
风管穿出屋面外应设防雨罩。穿出屋面超过1.5m的立管应设拉索固定,拉索不得固定在风管法兰上,严禁拉在避雷针或避雷网上。出屋面风管应有接地措施(编者注)。
明装风管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偏差,每米不应大于3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明装风管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偏差,每米不应大于2mm,总偏差不应20mm。
排烟管道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用不燃材料制作,并应与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风机应与电加热器联锁。电加热器前后各800mm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部位的管道,均采用不燃保温材料。
风口安装符合下列要求:风管与风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边框与建筑装饰面贴实,外表面应平整不变形,调节应灵活。并不得出现明钉。水平安装的风口,水平度偏差≯3/1000;垂直安装的风口,垂直度偏差≯2/1000。同一厅室、房间内的相同风口的安装高度应一致,排列应整齐。高度应上下匀称,还要太擦边沿。客房小过道上的风口中心应与小过道中心线一致。客房、办公室等的新风口宜与风机盘管的出风口合并。风口格栅结构的断面系数大于0.7。即格栅影响风口面积不得大于30%。同一系统的回风口断面积应为送风口断面积的1.1~1.3倍。 回风口百页的方向应以扩大气流循环的面(体)积为原则。
风帽的滴水盘、滴水槽安装应牢固,不得渗漏。凝结水应引流到位置。
自动排气活门安装,活门的重锤垂直向下,其开启方向应与排气方向一致。